雲南白族紮染工藝

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- 雲南白族紮染工藝

文化遺產, 技藝, 工藝

播放影片

Eng

越過19座連綿的山峰,沿著索道走上巍峨的蒼山,觀賞著名的風花雪景,山林之間你會遇上清澈的溪水同瀑布。我們置身於雲南大里市的秘境 - 洱海,來到中國55個小數民族之一,白族的聚居地,欣賞當地居民一款世代傳承的工藝。白族的紮染工藝又稱為疙瘩花,相傳一共有1500多年歷史,古時被稱為絞纈,是中國其中一種最古老的紡織品染色技藝。據史書記載,東漢時期大理已經盛行染色工藝。到了盛唐年代,當地出產的紮染製品更加成為貢品。當時有一個古樸的村莊名叫周城,被稱為民族紮染之鄉,及後在2006年,白族紮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白族紮染的染料很特殊,族人會爬上蒼山高聳的山峰,採集山上生長的寥藍、板藍根、艾蒿等作為染料。其中最常見是藍色的藍靛草板藍根,調製出22級各有不同名稱的青藍色調,在當地代表吉祥同希望,一般配以白色棉布或棉麻混合的白布作為材料。紮染的工序別樹一格,根據一早設計好的圖案形狀用繩索以特定的綁紮方式區間,有分為撮皺、折叠、翻捲、擠揪等不同手法,浸染到指定的時間熨平再反覆浸染。此外還有蒸煮、漂洗和畫製圖案等等多種變化。到了近年,白族紮染的技術繼續推陳出新,為圖案變化以及顏色層次帶來更多藝術魅力。經過不同年代的時光衝擊,紮染已經成為雲南白族人生活的一部份,而且每一件製成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工藝品。

相關影片
      x
      教學影片下載表
      *請填寫學校電郵以核實是否真實及正確。
      *所有收集的資料只供內部使用及核實教師身份,並不會向第三者披露。詳細隱私權政策請參考:https://chinacurrent.com/hk/privacy-policy
      感謝你的支持,影片已傳送至你的電郵,謝謝。
      下載影片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