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方第一大港——泉州
文化遺產, 絲綢之路, 認識內地城市
播放影片
泉州,這個福建省的沿海城市,曾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。
2021年7月「泉州: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」獲准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,是中國第56個世界遺產。
在公元10至14世紀泉州有東方第一大港的美譽。當時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同泉州有貿易往來,包括日本、阿拉伯、東非等等。進口商品主要是香料和藥物,出口商品則有絲綢、瓷器等等。南宋時期,泉州所交的稅金一度佔全國收入的1/10。而今時今日好多古跡遺址,都紀錄了這裏在大航海時代扮演的重要角色。
九日山祈風石刻,記載著當年負責海外貿易管理的國家專員、地方官以及皇室成員等,為船舶舉行祈風儀式。古泉州人民依海為生,出海和回航都需要順應季候風規律,每年冬季起航和夏季回航時,官員都會在九日山祈求一帆風順、航行平安,泉州古老的祈風傳統由此而來。
至於泉州市舶司,即是海關,管理著大小海洋貿易事務,在北宋時期設立,標誌着泉州正式成為開放的國家對外貿易口岸,對宋元泉州的經濟繁榮、文化交流以及海洋貿易發展有重要意義。
泉州還有中國現存最長的跨海石橋——安平橋。它全長2070米,將海灣兩邊的晉江和南安連接起來。有專家比喻這條橋就好像今日的港珠澳大橋,安平橋曾經是泉州海陸聯運系統的轉運站,到港貨物經此運往內陸,打通了泉州灣向南到漳州、廣州的運輸通道。
昔日的泉州是國際化都市,在熱鬧的塗門街,一千年前街上充滿各種膚色的外國人,而沿著街走你會見到清淨寺,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阿拉伯建築風格的清真寺,是宋元時期的波斯、阿拉伯等地商人跨洋來泉州營商的物證。
自明朝實行海禁,東方第一大港逐漸褪色,但泉州如今仍是發達的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,截至2020年底,GDP突破一萬億元人民幣,連續22年保持福建省第一。亦被列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,為一帶一路戰略作出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