救救「雨林精靈」

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

瀕危動物, 生態保護, 生物多樣性

播放影片

海南長臂猿,有「雨林精靈」之稱,曾經廣泛分佈於海南島,但由於人類活動干擾,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,數量大減,是瀕危程度最高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。

亞洲象,是亞洲現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陸生脊椎動物,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,同樣面對滅絕危機,過往經常被捕殺,在中國只剩下雲南省南部與緬甸、老撾相鄰的邊境地區可以見到牠們的身影。

聯合國報告指,全世界800萬個物種中,有100萬個正因人類活動而遭受滅絕威脅。據統計,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。

中國幅員遼闊,地貌和氣候複雜多樣,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,面對氣候變化、雨林消失、生物多樣性減少,做了甚麼工作呢?最新發佈《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》白皮書,裏面可以找到答案。

自1956年建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以來,中國已建立近萬處自然保護地,約佔陸域國土面積的18%。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自然保護地體系,90%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1%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。

持續加大遷地保護力度,拯救瀕危物種,建立近200個植物園,保存23000多種植物;建立250個野生動物救護繁育基地,有6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成功人工繁殖。

近10年來,中國還頒佈和修訂森林法、種子法、野生動物保護法、漁業法、海洋環境保護法等20多部法律法規。

在各種拯救措施下,一些生物數量有顯著回升,如大熊貓野外種群40年間從1114隻增加到1864隻;朱䴉由初時發現的7隻,增長至目前野外和人工繁育總數超過5000隻;亞洲象野外種群從80年代的180隻增加到目前的300隻左右;海南長臂猿從40年前的僅存兩群不足10隻增長到五群35隻。

雖然部分生物暫時「逃過一劫」,但物種滅絕的危機仍然嚴峻,有賴各國合作應對。中國已成為全球環境基金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捐資國,亦是1993年生效的《生物多樣性公約》,最早簽署和批准公約的締約方之一。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(COP15) 在雲南昆明舉行,制定《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》,為未來 10 年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定出明確目標。

 

相關影片
      x
      教學影片下載表
      *請填寫學校電郵以核實是否真實及正確。
      *所有收集的資料只供內部使用及核實教師身份,並不會向第三者披露。詳細隱私權政策請參考:https://chinacurrent.com/hk/privacy-policy
      感謝你的支持,影片已傳送至你的電郵,謝謝。
      下載影片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