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消暑靠「冰箱」
文物
播放影片
夏日炎炎,喝凍飲、吃雪糕,令人透心涼爽快,不過你有無想過,古時的人未有電可用,不像我們一樣有雪櫃冷藏食品,吃冰消暑是否天方夜譚?
其實以前中國人都有「雪櫃」,更是名符其實的「冰箱」,已經有至少兩千年歷史。
一起看看這個清代以天然冰製冷的木冰箱,又稱為冰桶。箱內以鉛或錫做物料,隔熱效果好,又可避免冰水侵蝕箱體,在箱底一角有圓形小孔排放冰水。夏天時可將瓜果、飲料鎮於箱內冰上,以供消暑。冰箱的蓋板一塊固定在箱口,一塊是活板。蓋板上的通氣孔在保鮮食物的同時,更可釋放箱內排出的冷氣,降低室內溫度,現代冷氣機可能都要叫它「祖先」 。
問題是要用這類冰箱,首先必須有冰,冰從哪裡來呢?
當年不是人人都有冰用,冰桶是皇室、王公大臣的消暑工具,也是他們的權勢象徵。主要原因是一冰難求,朝廷有專人在寒冬到河湖採冰,儲存在冰窖之內。冰由官家嚴格管控,首先要保證皇家的供應,然後賞賜予官員,即是「頒冰」,根據王公官員的等級和功績,向他們分發相應數量的票證。到了用冰時節,各府的人便會駕着大小車輛,前往官方設立的冰窖,憑票領冰。
清代北京的冰窖最多時有21座,藏冰可達21萬塊。到了清末北京才出現了一些民用的冰窖。有些冰窖直到上世紀六、七十年代仍然使用。
中國人使用冰箱的歷史非常久遠,中國國家博物館所藏文物「戰國青銅冰鑒」被稱為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冰箱,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,1977年在湖北出土。它由青銅澆鑄而成,分為內外兩層,內層放置食物或酒,夾層中放置冰塊製冷,上部覆蓋以防止內部冷氣流失,證明戰國時期人們已經懂得使用天然冰來消暑降溫,保存食物。
隨著科技進步,原始冰箱早已「退休」,電雪櫃上世紀二、三十年代開始在外國普及,而中國第一部國產雪櫃則是五十年代面世。有數據顯示,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雪櫃出口國,出口至220多個國家和地區,約佔全球銷售規模的三分一。而中國在改革開放後大規模引入製冷技術,人造冰的產量不斷提高,利用冰窖藏冰消暑亦已成為歷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