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「一帶一路」
一帶一路
播放影片
「一帶一路」是絲綢之路的現代版,是中國在2013年提出的國際合作新模式,「一帶一路」是指陸上「絲綢之路經濟帶」與海上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」的簡稱,整個倡議橫跨亞洲、歐洲和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,主要推動互聯互通和國際合作,合作重點在於加強相關各地的政策溝通、設施聯通、貿易合作。
根據官方規劃,「絲綢之路經濟帶」是在古絲綢之路概念基礎上形成的新經濟走廊,始於中國西安,連通中亞和西亞,通往歐洲大陸,發展中國和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。
而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」主要是通過海上互聯互通、港口城市合作機制,共同建設安全高效的運輸通道,重點合作方向包括從中國沿海港口經南海至印度洋,延伸至歐洲。
主要航點包括:泉州、福州、廣州、海口、北海、河內、吉隆坡、雅加達、科倫坡、加爾各答、雅典、威尼斯。發展中國和東南亞、南亞、中東、北非及歐洲各國的經濟合作。
「一帶一路」倡導的合作原則包括:
和平共處:與沿線各國友好合作,彼此尊重,互不干涉內政
開放合作:沿線國家和國際、地區組織均可參與
和諧包容:尊重各國發展模式與文化背景,加強對話交流,求同存異,兼容並蓄
市場運作:遵守國際通行規則,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
互利共贏:兼顧各方利益和關切,尋求各國按其所長進行優勢互補
中國同好多國家都有外交關係,又加入不同國際合作及經濟組織,為何中國仍要倡議「一帶一路」?
「一帶一路」沿線國家當中不少屬新興經濟體,透過與這些國家的經貿與基建合作,既可促進開發中地區的經濟與基建發展,為區域與全球帶來經濟成長動力,有助中國擴充貿易市場,形成共贏局面。
同時中國提出「一帶一路」向世界傳遞和平發展、開放包容、與他國互惠互利的理念,協助發展中國家改善基礎設施,為共同發展創造條件,有助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。
國與國之間加強交流,中國文化可以更廣泛地傳播,推動其他國家的人民學習中國文化和語言,增強中國在其他地區軟實力的影響。
「一帶一路」計劃規模覆蓋近70個國家,當中涉及約45億人口,佔全球人口63%。整體經濟規模約佔全球生產總值的29%。沿線國家當中,不少是發展中和新興的經濟體,若能提升這些地區的基礎建設和經貿發展,將能為中國、亞洲以至國際帶來經濟與貿易成長新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