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藝術館的60年

專訪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博士

香港文化, 文化藝術

播放影片

Eng

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和文化之都。1962年,香港藝術館在舉世聞名的維港一側落成,今天則坐落在維港的另一側。

她的一生都在見證城市的一切並參與塑造這個城市。我是周柳建成,The China Current的主持人。

在香港藝術館創建60年後,我採訪了藝術館總館長、藝術遺產的守護者莫家詠博士。

1962年發生了很多大事,比如說古巴導彈危機、瑪麗蓮-夢露去世,還有納爾遜-曼德拉在南非被捕。這一年香港藝術館在香港大會堂落成,直到今天成長為現在的規模。建造她的最初願景是什麼?

我記得我讀過一篇我們第一任總館長約翰·溫納的文章。他在20世紀50年代末到達香港,他對香港的觀察之一是,這個城市沒有甚麼文化。對於沒有適合的場所展出藝術品這件事,他感到非常的震驚。因為當時所有的展覽場地都是臨時展示區。

到了1962年3月香港大會堂的建成和開放,確實是這個城市第一次為更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基本的設施。因為大會堂裏有圖書館、劇院、音樂廳和博物館。

您擔任的是文化傳承守護者的角色,這是瞭解由古至今文明的一個窗口。對於您的前輩和您自己來說,這個責任有多大?

真正重要的是講述香港文化傳承的故事。我們藉由藝術代表香港。有時候,當講述古老的文化時,確實必須找到另一種方式,一種非常非傳統的方法來講述它,以解除人們的疑慮。因為當人們對傳統文化不太瞭解時,他們會感到害怕。

因此,我們真正的任務是以當代的方式來策劃藏品,這樣人們就不會被那些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陌生的知識所嚇倒。並為他們提供對藝術的另一種理解,將藝術與日常生活聯繫起來。

香港藝術館的藏品數量已經超過18000件,博物館將自己的收藏定義為「跨越了幾代人」的收藏,也是一個從「平凡」到「非凡」的收藏。

人們很容易想到的首先肯定是那些所謂的「非凡」作品。但是,我們同樣應該注意的「平凡」作品有哪些呢?

事實上,我們多年來一直在談論明星作品,明星收藏,有時甚至是明星策展人。為了慶祝我們的60周年紀念日,我們想要慶祝那些鮮為人知的作品。

我說的「鮮為人知」是指......有很多博物館都收集了許多非同尋常的藝術作品。但像我們這樣存在時間較長的博物館,我們也收集了許多藝術歷程中的關鍵時刻,這些關鍵時刻被封裝在藝術作品中。它可能是一個藝術家職業生涯的轉折點,它可能是我們歷史研究的一個突破,它可能是一個技法革新的關鍵點。

為了慶祝60周年,我們不是只提供一件一般的作品,而是提供一個平凡的或者鮮為人知的篇章。它現時在我們的展覽中展出,名為「行行重行行」。在那裡你會發現一個非常小但精心挑選的收藏清單,它是香港藝術轉折點的象徵,展出了我們所收集的轉折點。 

您和博物館扶持香港,令她從一個金融中心、貿易中心轉變為一個繁榮的文化空間。現在與香港藝術館並肩站在一起的還有香港故宮博物館、香港M+博物館。您認為文化和藝術是否有可能在未來成為這個城市的基因?

我覺得在這個城市的基因中,文化和藝術已經是很重要的部分。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通過藝術和文化來告訴世界我們是誰。所以,並不是說需要用特定的藝術來定義城市,而是我們能否用藝術來給世界描繪出一個我們自己的肖像?

 

相關影片
      x
      教學影片下載表
      *請填寫學校電郵以核實是否真實及正確。
      *所有收集的資料只供內部使用及核實教師身份,並不會向第三者披露。詳細隱私權政策請參考:https://chinacurrent.com/hk/privacy-policy
      感謝你的支持,影片已傳送至你的電郵,謝謝。
      下載影片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