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航天太空會師創造多少「第一」

神舟十五號、神舟十四號乘組合體

中國太空站, 太空人航天員, 神舟

播放影片

2022年11月30日,中國載人航天史寫下一個重要時刻,首次有兩個航天員乘組在太空「會師」。 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升空入軌後,與太空站天和核心艙對接,三名航天員隨後進入天和核心艙,加上在軌的神舟十四號三名航天員,合共六人同時在軌駐留。

中國首次形成具有六個型號艙段的太空站組合體結構,包括「三艙三船」,即天和核心艙、問天實驗艙、夢天實驗艙;以及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、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、天舟五號貨運飛船,達到目前太空站的最大構型,總重近100噸。

中國太空站進入長期有人駐留時代。專家解釋,「新乘組先上去,舊乘組再下來」 這種輪換模式能夠保證太空站處於有人值守的狀態,對太空站的延續性運作和開展長期科學實驗都有重要意義。兩批乘組共同駐留了約五天,兩套廚房設備可同時備餐,兩個艙段配置的兩個衞生區和六個睡眠區均可獨立使用。

神十五航天員平均年齡53歲,是歷來年紀「最成熟」的一組人,他們除了進行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;進行太空站日常維護維修等任務外,還將迎來天舟六號貨運飛船、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。

當神十四指令長陳冬將中國太空站的鑰匙,交予神十五指令長費俊龍,完成交接後,神十四乘組亦凱旋「回家」 。

東風著陸場首次在暗夜嚴寒天氣下迎接航天員,由於夜間搜救較難發現返回艙,著陸場提早制訂一系列方案,包括研製了國內首款共口徑、長焦距、柱型直升機光電吊艙,調配具有微光、紅外線功能的小微型光學設備在地面布陣,提升搜索能力。為預防零下十多度極寒天氣導致設備異常,所有野外工作設備都有抗低溫防護,車輛加裝低溫啟動裝置,通信設備亦配足備用電池等,最終成功接回三名航天員。

神十四航天員在太空183天,創下了中國載人航天史多個「首次」。例如實現貨運飛船兩小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,創造世界紀錄;首次利用氣閘艙進行航天員出艙活動,並創造了一次飛行任務三次出艙的紀錄;首次使用組合機械臂執行出艙活動等。

他們又按計劃實施了多項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,包括完成世界上首次水稻全生命周期培養實驗。水稻和擬南芥種子在太空站內經歷了120天的空間培育生長,完成了種子萌發、幼苗生長、開花結籽這個「從種子到種子」的發育全過程,是國際上首次在軌獲得水稻種子。

相關影片
      x
      教學影片下載表
      *請填寫學校電郵以核實是否真實及正確。
      *所有收集的資料只供內部使用及核實教師身份,並不會向第三者披露。詳細隱私權政策請參考:https://chinacurrent.com/hk/privacy-policy
      感謝你的支持,影片已傳送至你的電郵,謝謝。
      下載影片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