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龍舟競渡國際化
香港生活
播放影片
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。香港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有龍舟比賽,男女健兒聽着鼓聲,按着節奏同步划槳激起水花,推進龍舟向終點衝線。為甚麼端午節會賽龍舟呢? 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大臣屈原投江殉國,民間以划龍舟和食糉紀念他。龍舟競渡是源自嶺南一帶的傳統,並且已流傳過千年。
香港是其中一個將龍舟競渡發揚光大的地方,並將現代龍舟競賽國際化,早在1976年便舉辦國際龍舟競賽,當年除了香港漁民龍舟隊外,也邀請日本長崎的漁民隊組隊參加。龍舟競渡講求速度,各支隊伍鬥快衝過終點,要快就要隊員齊心一致依循鼓聲划槳,非常講究合作性,有不少紀律部隊、學校以至企業和團體參加,透過比賽凝聚團隊精神,彼此間透過汗水和共同努力衝線,為端午節龍舟比賽增添多一層意義。
大澳每年端午節都舉辦「龍舟遊涌」,這項活動在香港開埠時已有,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相傳19世紀大澳曾出現瘟疫,漁民在端午節用龍舟拖着小艇,小艇上載有神像,巡遊大澳水道驅除瘟疫,自此便成為每年端午節大澳的習俗。與龍舟競渡不同,龍舟遊涌不講求競速,而是送上祝福。
現代的龍舟製作非常重視技藝,舟的兩端有龍頭、龍尾,舟身有龍身同龍骨等,靈氣十足栩栩如生的龍頭,為整條龍舟賦予生命力,相傳師傅製作龍頭前要齋戒沐浴。龍舟有大龍、中龍、小龍三款不同比例,香港和國際的錦標賽通常使用中龍,中龍大約長11.66米,用以製作龍舟的木材要求嚴格,首先要夠長,木質結實,沒有蟲蛀及爆裂,由開木、裝嵌、鑽釘、打磨、上光油等工序,都是由人手逐步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