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外交發展及原則

建國至今中國外交政策因應時勢而改變

外交

播放影片

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成立時,由於當時歐美與蘇聯為首的兩大陣營處於對立狀況。蘇聯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,且願意提供資金、技術援助,因此新中國建立初期選擇了「一邊倒」,傾向社會主義陣營,採取「另起爐灶」、「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」的外交決策。

由50年代至60年代末,中國不斷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,與一些鄰國解決了邊界問題。隨着中法建交,中國與西歐國家的關係也取得進展。

1971年聯合國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為聯合國中「中國」的合法代表。1972年2月,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應周恩來總理邀請訪問中國,中美關係取得重大突破。直至1979年,中國與美國正式建交。隨後中共的三中全會提出全力實現國家現代化,以對外開放的政策來配合國家的改革,外交出現新的局面。

80年代末,東歐各國爆發獨立潮,蘇聯於1991年解體,國際局勢風雲變幻,當時中國主要集中精力發展國內經濟,對外採取避免軍事和外交紛爭的政策,奉行以和平為宗旨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,堅定捍衛國家獨立與主權,使新中國在國際環境中站穩。

中國隨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,國內環境必須保持穩定,中國對外關係保持靈活性,緩解矛盾營造和平發展的局面。進入21世紀,中國提出與各國共同建設「持久和平、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。」建國至今,中國的外交政策因應時勢而改變,歸納而言始終奉行幾個重要的外交原則;包括維護及追求世界和平,反對帝國主義、殖民主義、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外交原則。

另一原則是國家完全自主處理外交事務,不受外國勢力干涉,堅持獨立自主是維護國家主權、獨立、自由和領土完整。同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,這是周恩來總理1953年提出的外交方針,包括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、互不侵犯、互不干涉內政、平等互利、和平共處。這五項原則成為中國對外關係的基本準則。中國同時提出希望政治上互相尊重共同協商,經濟上互助互利,共同發展下也同時保障國家的發展權利,不受外國威脅。另外堅持一個中國原則,是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,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,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。
 

相關影片
      x
      教學影片下載表
      *請填寫學校電郵以核實是否真實及正確。
      *所有收集的資料只供內部使用及核實教師身份,並不會向第三者披露。詳細隱私權政策請參考:https://chinacurrent.com/hk/privacy-policy
      感謝你的支持,影片已傳送至你的電郵,謝謝。
      下載影片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