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水稻 : 將不可能變為可能

2020-05-19 | 科技創新

播放影片

「海水稻」項目今年會全國推廣1億畝,如每年的產量達300億公斤,可以養活8000萬人口。

如果中國可以解決自己國家十幾億人的糧食問題,所做的研究成果,對全世界整體的糧食危機是一份貢獻。

稻米是中國最主要的三大糧食之一,約14億人口一半以上是以稻米為主要食糧。雖然播種面積佔全國糧食作物的四分之一,但產量卻達到了中國糧食總產量的一半以上,年產量超過2億噸。

經過幾年的研究改良,目前已在山東青島海灘上種植的「海水稻」取得成果,而且產量不斷增加。

青島海邊的灘邊如今種了大片水稻,同其他地方的水稻不同之處,這裡的水稻是用淡化處理的海水灌溉,所以被稱為「海水稻」。這種「海水稻」灌溉用水仍然是80%以上是淡水,實際上是一種耐鹽品種。

專家話水中高含鹽量,別說稻米,在其他地方不可能長出谷麥類糧食,而中國團隊卻把這個不可能變為可能。

其實,同類的耐鹽水稻研究,印度、日本、韓國等國家已經研究幾十年,但進展沒有突破,為什麼中國專家短短幾年研究就有新突破?原因是把水稻耐鹽基因與雜交水稻的優勢結合而得出的成果。這項發明技術將為解決全球的飢餓問題,帶來新突破。

「海水稻」項目今年會全國推廣1億畝,如果每年的產量達300億公斤,可以養活8000萬人口。

十年後,中國人口預計將達到14億5千萬,意味着中國目前就要籌劃為未來新增的1億人準備糧食。中國在進行城市化過程中,土地成為各個領域的重要資源,如何開拓更多土地生產糧食,正是需要努力的目標。

 

最新影片
  • 2020-05-25 | 特別專題
    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民生,原來還在多國引發一浪婚姻危機。對中國的年輕愛侶來說,剛過去的 520 究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,還是繼續抗疫的日子?今集 The China Current 同大家談談情說說愛。
  • 2020-05-20 | 科技創新
    聯合國發表的《全球糧食危機報告》顯示全球有1.13億人口處於極度飢餓之中,未來糧食產量亦可能持續大幅短缺。要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食得溫飽,科學家正在開發更多大家「想像之外」的未來食物。
  • 2020-05-18 | 科技創新
   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,中國經濟受到打擊 ,全球也陷入衰退的陰影中。今次全國兩會受疫情影響延遲召開,其中的重要議題是定出政策令內地經濟重回正軌,而且走出新發展。